近年來,隨著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,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,乘坐飛機商務出行、旅游的人數屢創新高,使得機場的客流不斷增加。在每年大量的空中旅行需求下,我國機場數量不斷增加,自2010年的175個增加到了2017年的229個。
眾多的機場給智慧機場的發展帶來了機遇,隨著人們對于機場多元化功能的需求,智慧機場在經歷了摸索期后,在2017年開始逐漸從智慧交通行業中脫穎而出,成為了目前熱門行業之一。
在智慧機場建設方面,機場是一個涉及多方作業人員的龐大復雜基礎服務設施,擁有空側、航站樓、陸側等多方面的復雜業務場景。因此全面實現“智慧機場”就必須實現“智慧空側”、“智慧航站樓”和“智慧陸側”的建設和發展。
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民航機場業務的不斷擴展,對智慧機場的需求和理解也在不斷的認識和更新。
從現階段看來,智慧機場可定義為:運用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,全面覆蓋機場空側、航站樓、陸側區域,實現對航班、旅客、行李、車輛的精細化、協同化、可視化、智能化的運行與管理。
未來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將進行機場的建設,據規劃中顯示未來將有包括新建、續建以及改擴建等234個機場形成,加上目前現存的200多個機場,到2020年我國機場數量將達到290余個。
而依托于大數據、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的人工智能成為了打造智慧機場的必然選擇。但是我國智慧機場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,國內大部分企業都在著力發展在個性化體驗和全方位安全保障上,對于其他領域的涉及較少,且運用的相關技術較為局限,市場規模大概只有百億元。
機場的大規模規劃也將給智慧機場行業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,隨著信息技術的成熟以及大數據、物聯網卡,物聯網等產業的發展,加上機場建設數量的不斷增加,智慧機場建設行業有望成為下一個千億級市場。